优德法律小达人

优德·健康小知识:喝水也要讲科学

喝水是再日常不过的“本能”,虽与吃饭、呼吸同样重要,但很多人都不够重视,觉得不需要什么方法。所以总是“不渴就想不起来喝”“渴了也想着等一会再喝”“饭间睡前喝太多”……



其实,喝水也是有科学的方法可以遵循的。

每天应该喝多少水?

传言的“每天8杯水”其实是一种没有考虑适用人群和单位容器盛水量的非常笼统的说法。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温和气候条件下从事轻体力活动的健康成年人每日建议饮水量为男性1700ml,女性1500ml。如果是用容积200ml的水杯,那么每日7~8杯水一般来说是合适的,但也要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

比如,处在高温环境下或需要进行高强度体力活动的人排汗量较多,体内水分流失较快,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有腹泻、发热等症状的人应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额外增加饮水量;有少尿、水肿等症状的慢性肾病患者应适当减少饮水量等等。除了直接饮水以外,日常所吃的食物也几乎都能为人体提供一部分水分,以蔬菜和水果居多,虽然不能代替喝水,但从食物中汲取水分也是维持身体机能必不可少的一环。

如何判断身体是否缺水?

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考虑缺水的可能性:

1. 头晕、头痛

2. 便秘

3. 口臭

4. 肌肉痉挛

5. 小便赤黄

6. 嘴唇干裂

7. 皮肤缺乏弹性

哪些时间补水更有效?

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规律各不相同,在具体的某时某分喝水的“时间表”并不能普遍适用。其实任何时间都可以喝水,只不过在某些时间段喝水能够使身体更有效地吸收水分。



起床后

经过夜间排尿和水分的蒸发,血液会相对黏稠,尤其会增加中老年人突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一觉醒来后适量喝些温开水可以补偿夜间的水分消耗,同时降低血液浓度,促进身体的循环和代谢,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脑疾病。

饭前1小时

饭前约1小时空腹喝水能够刺激肠胃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来帮助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临睡前

缺水的人在熟睡时可能会因为血液流速变慢而出现胸闷、憋气等症状,临睡前少量饮水可以得到缓解,尤其建议老年人睡前在床边备上一杯水,感到口渴不舒服时能及时补充。

开空调半小时后

长时间开空调会使房间中水蒸气大量蒸发,加快人体水分流失,导致鼻黏膜干燥出血、皮肤紧绷,因此在空调房中待半小时以上最好能及时补充水分。

盐摄入过多时

吃太咸的食物会减少唾液分泌,导致口腔黏膜水肿甚至血压升高,此时最好喝些凉白开、柠檬水或淡豆浆,而不是会加重口渴感的含糖饮料。

发热时

发热时人体会消耗大量水分,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脱水症状,及时喝些温开水或温葡萄糖水十分重要。

哪些情况不宜多喝?

1. 刚做完剧烈运动不宜立即大量饮水,剧烈运动会使体内盐分流失,此时大量饮水会降低血液中的盐含量,降低细胞渗透压,导致钠代谢失调,容易出现肌肉抽筋等状况。

2. 洗热水澡会使血管扩张,心跳加快,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建议休息5~10分钟,待体温、心律恢复后再喝些温开水。

3. 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患者应注意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也不要喝得太快太急,以免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

4. 感冒期间并不适合大量饮水,否则容易引发低钠血症、细胞水肿等症状。少量多次地喝水或一

些电解质的饮料能够缓解感冒初期症状。

一些值得注意的小提示:

1. 玻璃杯不含有机化学物质,且方便清洗,不易滋生细菌,是喝水的不错之选。

2. 不要长期把瓶装水存放在汽车后备箱里,车内温度高,塑料瓶中的有害物质会释放到水中。

3. 25~37℃的水温最合适,太凉或太烫的水都不适合长期饮用。

4. 少量多次。

5. 主动饮水,养成健康喝水的好习惯,促进身体正常循环和代谢,才能“一身轻松”。


评论

热度(2)